萬花筒
不孝的標準[2020/05/19]
每每到了深夜,隔壁老先生總會發著酒瘋大喊要兒子回來,老奶奶跟上前勸阻,老先生總會一邊發著酒瘋、一邊大聲喊著:「不孝子!」,在旁人眼裡,不回家侍奉年老父母親的兒子就是不孝子,但是我們不是當事人,我們不知道這個家庭究竟發生什麼事?就真的可以輕鬆說出:「對,他是不孝子!」嗎?
不孝是什麼?孟子說:「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。」,趙岐補充說:「於禮有不孝者三事:謂阿意曲從,陷親不義,一也;家貧親老,不為祿仕,二也;不娶無子,絕先祖祀,三也。三者之中,無後為大。」,也就是,一昧順從,見父母有罪過而不勸說,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,這是第一種不孝;家境貧窮、父母年老,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,這是第二種不孝;不娶妻生子、斷絕後代,這是第三種不孝。前陣子有一則新聞,一位老父親在分財產的時候,給了三個兒子各五百萬、兩個女兒各九十萬,去年因為女兒生重病需要錢開刀,老父親又給女兒十萬元,三個兒子知道以後,就罵老父親:「短命鬼、怎麼不去死了算了!」,老父親一氣之下,就向法院訴請撤銷先前贈予三個兒子的財產。於是,防不孝條款就誕生了,孝與不孝用律法來規範,也許能規範人但無法規範心。
孝心無價,一個連自己的父母都無法愛的人,還能指望他會愛誰?孝與不孝,只有子女自己最清楚,讓父母臉上失去笑容,就是一種不孝。
不孝是什麼?孟子說:「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。」,趙岐補充說:「於禮有不孝者三事:謂阿意曲從,陷親不義,一也;家貧親老,不為祿仕,二也;不娶無子,絕先祖祀,三也。三者之中,無後為大。」,也就是,一昧順從,見父母有罪過而不勸說,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,這是第一種不孝;家境貧窮、父母年老,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,這是第二種不孝;不娶妻生子、斷絕後代,這是第三種不孝。前陣子有一則新聞,一位老父親在分財產的時候,給了三個兒子各五百萬、兩個女兒各九十萬,去年因為女兒生重病需要錢開刀,老父親又給女兒十萬元,三個兒子知道以後,就罵老父親:「短命鬼、怎麼不去死了算了!」,老父親一氣之下,就向法院訴請撤銷先前贈予三個兒子的財產。於是,防不孝條款就誕生了,孝與不孝用律法來規範,也許能規範人但無法規範心。
孝心無價,一個連自己的父母都無法愛的人,還能指望他會愛誰?孝與不孝,只有子女自己最清楚,讓父母臉上失去笑容,就是一種不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