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花筒
從《盂蘭盆經》看現今老人問題[2020/06/01]
「盂蘭」是為梵文,漢譯為「倒懸」,所以《盂蘭盆經》所講述的就是救拔地獄中的「倒懸」。「倒懸」讓人聯想到被倒立懸掛起來的芸芸眾生。《盂蘭盆經》所說的是目犍連尊者入地獄救拔母親,那跟我們現今的老人問題有甚麼關聯呢?「盂蘭盆法會」最早傳到中國時,要追溯到三國時代的東吳。到現在佛教界每年農曆七月舉辦「盂蘭盆法會」供養三寶,祈願父母長壽多福,累世父母福樂無量。
多福多壽,誰不期望?問題是老人健康都是伴隨著慢性疾病纏身,例如: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長期洗腎、中風、神經痛、失智或是心血管疾病等等。這些疾病纏身,好比被「倒懸」一般,妨礙到身體健康,嚴重的話還會影響行動。
其實在《盂蘭盆經》背後的意義是與飲食有關,要解決老人問題,要從飲食開始控制。首先定義「美食」,它不是精緻、也不是高等食材,也不是過度烹調,而是營養、平價又好入口的食物。現今「美食」被媒體定義是:高檔食材、精緻調理、華麗裝飾、澎湃量多。這些對老人家來說,都不是健康食物。在《盂蘭盆經》的精神下,都是要排除在外的。
健康又長壽才是有福,要延長老人壽命,除了飲食之外,適當運動還加上常保一顆愉悅的心,老人問題就少了一大半。所以,為人子女要孝順父母,不是請他們吃大餐,而是帶給他們正確的飲食觀念,從《盂蘭盆經》中得到啟示,這也是一種孝順。
多福多壽,誰不期望?問題是老人健康都是伴隨著慢性疾病纏身,例如: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長期洗腎、中風、神經痛、失智或是心血管疾病等等。這些疾病纏身,好比被「倒懸」一般,妨礙到身體健康,嚴重的話還會影響行動。
其實在《盂蘭盆經》背後的意義是與飲食有關,要解決老人問題,要從飲食開始控制。首先定義「美食」,它不是精緻、也不是高等食材,也不是過度烹調,而是營養、平價又好入口的食物。現今「美食」被媒體定義是:高檔食材、精緻調理、華麗裝飾、澎湃量多。這些對老人家來說,都不是健康食物。在《盂蘭盆經》的精神下,都是要排除在外的。
健康又長壽才是有福,要延長老人壽命,除了飲食之外,適當運動還加上常保一顆愉悅的心,老人問題就少了一大半。所以,為人子女要孝順父母,不是請他們吃大餐,而是帶給他們正確的飲食觀念,從《盂蘭盆經》中得到啟示,這也是一種孝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