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花筒

省水的共識 
[2020/06/01]

    省電」,大家會養成習慣要隨手關下開關,但是針對「省水」這一項,習慣水龍頭開得嘩啦嘩啦,洗手搓洗許久,水就這樣浪費掉了。最近地球氣候異常,高溫紀錄年年刷新,夏天一年比一年熱,天雨越來越少,用水卻越來越吃緊。天氣熱很多人喜歡沖澡,放假在家,就要沖澡好幾次,因為不沖澡渾身不舒服。

    聽到這樣的抱怨,真是為水情吃緊捏一把冷汗。前些日子社區有人反映好久沒洗水塔了,我笑笑說,先忍一忍吧!老天不下雨,就要指望颱風了。的確,這幾年下來,台灣確實要靠颱風來解除旱象,但也付出慘痛代價。是由於國人容易健忘?還是已經麻痺無奈!對「期待又怕受傷害」的颱風,只好忍痛,先解決旱象再說吧!

    經過颱風後,大水夾帶淤泥,有水還不能用呢!要先沉澱之後才可取水。也因為這樣,水庫的壽命加速減短,上一期颱風淤泥尚未清除完畢,接著又有淤泥增加,日復一日,望天興嘆。

    與其加蓋水庫,不如多儲存地下水資源。台灣的河流湍急又短小,無法蓄積水量,幾乎都仰賴水庫儲水,又加上台灣山區多處地震帶,建水庫的風險太大。既然開闢水源的風險高,就應該以儲水、省水來達成共識,如果家家戶戶有儲水系統,新蓋的公共建築物或住宅大樓,都有雨水回收系統,再加上主要道路也進行雨水回收,形成都市地下水庫,一來防洪,二來儲水,充分管理水資源,以解決台灣用水之苦。